如何做能提高視頻號直播預約量(視頻號直播預約人數提高的5個技巧)


近年來視頻號發(fā)展迅猛,加之與公眾號、企業(yè)微信、小程序等其他微信生態(tài)產品的打通,視頻號直播才算“走上正軌”。


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商家開始重視起視頻號直播,想要入局挖掘紅利。但同樣的體量,為什么別人的直播人數那么多?自己的卻寥寥無幾?


很大程度原因是你的運營動作沒做好,尤其對于視頻號直播來說,「直播預約」十分重要。


據統(tǒng)計,視頻號直播預約人數和最終場觀多呈現1:10的比例,即每獲取1個用戶預約,最后會有10倍人數進入直播間參與。


那么,具體要如何做才能提升直播預約量?下面為大家分享5個技巧。




01

公眾號導流


想做好視頻號,就要利用好公眾號的流量,前提是將視頻號和公眾號進行綁定,操作很簡單,需要注意的是視頻號與公眾號的管理員和主體要保持一致。


完成綁定后,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對視頻號直播預約進行提升:


1)公眾號主頁

主頁內會顯示視頻號主頁鏈接、直播預約按鈕、視頻號內容頁面,方便進入到公眾號主頁的用戶預約直播。



2)公眾號推文

我們可以在編輯推文時,將直播預告卡片插入推文中,粉絲可直接點擊預約。


具體操作:點擊右上角「視頻號」,搜索視頻號賬號,選擇預約卡片,點擊「插入」即可。


例如下方的卡片??

建議編輯推文不要一上來就插卡片,打硬廣。要找到與話題相關的切入點,讓用戶察覺痛點,對直播產生興趣,再在文章插入預告,轉化率自然會提高。



02

視頻內容


視頻內容就是指平常發(fā)布的視頻號視頻,只要你創(chuàng)建了直播預告,用戶刷到你的視頻時就會看到預約提醒。



這個「預約」彈窗會一直存在,且比較顯眼。所以條件允許,在直播前可以多發(fā)布一些視頻內容,增大預約的曝光。


此外可以專門出一些引流視頻,和推文的邏輯相同,內容最好和直播主題有相關性,給觀眾強有力的吸引點。



03

直播預約引導


因為現在直播預約的限制修改了,可以一次性建立100次直播預約。所以我們在直播過程可以提醒用戶,預約下一場直播,可以在后臺手動彈出提醒窗口。



通常有三個節(jié)點,適合去引導用戶預約:


開場前。開播后通常會進行幾分鐘暖場,進行一些調試等。此時就可以提醒觀眾下一場直播時間,提前預約起來,效果會比較好。


抽獎環(huán)節(jié)。在直播中進行抽獎環(huán)節(jié)時,可以進行直播預告,借著福利的熱度,觀眾停留的人數會比較多。


直播尾聲。能堅持到最后的都是忠實粉絲,這時再引導一波,通常都會進行預約。



04
渠道推廣

我們可以通過公眾號、文案+海報、視頻號等形式,借助社群、朋友圈、1v1私信渠道,觸達自己的用戶池來推廣直播。


1)朋友圈

如果你還沒有龐大的社群和用戶,那么朋友圈是最適合你的方式。要注意的是文案和海報,尤其是海報的部分,要做到主題明確,放大核心價值。



2)社群

我們可以選定一些社群,或是在直播前建立專屬的「直播群」。在社群中進行直播的預約引導,通過福利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轉化率和裂變。


在直播即將開始前,可以通過紅包的方式,拉動社群活躍,最大化地提高預約打開率,引導用戶分享直播間。


3)私信

對于在社群內積極互動、朋友圈活躍度高的重點意向客戶,可主動進行1v1私信,避免社群信息過多被忽略。




05

裂變


我們可以借助視頻號后臺的「邀請他人推廣」功能實現裂變。通過設置階梯獎勵來刺激用戶參與活動。比如邀請1個人、3個人、8個人分別可以獲得不同價值的獎勵。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后臺生成專屬二維碼。創(chuàng)建路徑:視頻號助手官網-直播管理-直播預告-邀請他人推廣-掃描得到二維碼。



第二步,設計活動路徑和裂變獎品。將二維碼設計到推廣海報中,在外部渠道進行推廣。



第三步,用戶可掃碼生成專屬推廣二維碼,發(fā)給好友產生裂變。好友成功預約。可查看成功推薦人數,達到目標人數后,即可領取獎品。


這種方式既能夠吸引社群內部客戶預約觀看,又能夠引導客戶主動分享、推廣直播預約,產生裂變,擴大流量池。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視頻號直播5個提升預約量的方法,最后做個總結:

1)公眾號導流:通過主頁和推文進行引導;

2)視頻內容:相關視頻內容引導,預約卡片彈窗;

3)直播預約引導:直播中對下一次直播引導,預約卡片彈窗;

4)渠道推廣:朋友圈、社群、私信等渠道宣傳;

5)裂變:后臺「邀請他人推廣」功能。


企業(yè)可以根據自身規(guī)模和視頻號定位,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推廣引導,提升直播流量。





文章來源:作者:晏濤。公眾號:晏濤三壽(ID:yantao-219)。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文章評價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