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視頻號,可以快速地將公域流量轉移到私域流量池,比如將用戶引流到個人微信、微信群,最終實現轉化變現的目的。既能源源不斷從公域捕魚,又能在微信私域內高效安全地養(yǎng)魚。
如今視頻號日活已經破5億,相比其他平臺,視頻號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和微信生態(tài)的全面打通,也意味著視頻號擁有著巨大的流量入口。通過視頻號,可以快速地將公域流量轉移到私域流量池,比如將用戶引流到個人微信、微信群,最終實現轉化變現的目的。既能源源不斷從公域捕魚,又能在微信私域內高效安全地養(yǎng)魚。所以無論是品牌方還是創(chuàng)作者,都不能忽視視頻號帶來的新流量機會。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8種常見的引流方法,以下,enjoy:
賬號簡介相當于一張名片,幾乎所有用戶進入你的賬號后,必然先要看簡介。我們可以寫上在簡介里寫上個人微信號或是聯(lián)系方式,通過一些福利、資源、服務承諾,來直接引導加好友。也可以直接關聯(lián)公眾號,在公眾號中設置引流路徑,需要注意的是視頻號和公眾號需要相同的主體或管理員才能進行關聯(lián)。相比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視頻號引流私域的路徑更短,而且在微信端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更有利于成交轉化用戶。
擴展鏈接是引導轉化、成交最高效的方式之一。在發(fā)布視頻內容的時候,可以選擇添加擴展鏈接,目前只支持添加公眾號鏈接。在使用擴展鏈接引流時,有2點需要注意:第一,拓展鏈接的標題要有引導性,例如:點擊免費領取xxxx一份。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標題和鏈接的公眾號文章標題是一致的,所以要提前準備好要鏈接的公眾號文章。第二,鏈接的公眾號內容里要盡可能展示聯(lián)系方式,增強引流路徑,可以直接放個人微信二維碼、社群二維碼等等。
在發(fā)布一個視頻號作品時,都需要對視頻內容進行描述,我們可以在里面留下自己微信號/公眾號的賬號進行引流。這里要注意的是,雖然描述的上限是1000個字,但不宜過多,最好不要超過40個字,否則字多了容易被折疊,需要用戶手動點擊展開,多一個動作,就流失一部分流量。最好把個人微信放在最前面,效果最佳。
當我們把視頻發(fā)出后,首先自己要去評論,從而引導用戶去評論。而且作者的留言,在視頻號里面有一個【作者】標識,這也能強化信任關系。在我們引導用戶評論的時候,可以在評論區(qū)留下聯(lián)系方式。當然,你的引導話術,最好還是要和這條視頻本身有關,否則就顯得太生硬了。也可以從同類熱門視頻下,通過留言來直接尋找目標用戶,通過進入他的賬號,進行私信勾搭。這也是加粉的方法之一。
被動的方式就是在個人簡介中引導用戶私信領取福利(企業(yè)微信可接入成為客服),多了這一步,可以篩選出真正感興趣的用戶,對用戶進行分層,方便后續(xù)引流的動作。對于那些已經關注你視頻號的粉絲,可以主動給他們發(fā)送私信。這就像公眾號給粉絲發(fā)送歡迎語一樣。可以通過不定期主動向他們發(fā)送一些福利、話術,引導到個人微信上去。建議要篩選那些經常主動為你點贊、評論的粉絲,他們的粘性更高,對你的信任感更強,添加個人號好友就會容易得多。通過視頻內容本身引流,就更直接了。我們可以有意識主動添加一些加粉的話術和信息,通常有3種方式:1、口播引導:比如在視頻的片尾,常規(guī)性加上一句“歡迎大家點擊評論,添加我的微信和我交流。我會為你送上一份見面大禮!”;2、畫外音引導:在視頻后期制作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音頻的方式來引導;3、圖片引導:在視頻后期,設置視頻固定的封面或角標,留下個人聯(lián)系方式,一直保留到視頻播放完,這種曝光會更加明顯。
因為視頻號有了連麥、直播紅包、抽獎等功能,更方便我們與用戶進行互動,從而有利于引流的進行,通常在直播過程中有3種方式引流:1、評論區(qū)引流:直播過程中,可以用助理的微信發(fā)布引流的文案,直接留下個人微信,通過福利進行誘導。2、二維碼引流:可以在背景墻上留下個人微信二維碼或是公眾號二維碼,也可以制作一個二維碼手牌,方便展示。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直播間掛二維碼有一定風險性,建議要放的話不要連續(xù)超過1分鐘。3、口播引流:在直播過程中,主播可以口頭進行引流,引導用戶添加微信或是公眾號,但也要注意頻率不要太高,防止直播間被檢測到,也不容易引起觀眾反感。
視頻號櫥窗的商品詳情頁中,可以放置聯(lián)系方式以及二維碼等信息,引導用戶添加進私域。
不過目前視頻號櫥窗不再允許個人小商店接入,視頻號櫥窗必須要有經營主體,可以是個體戶也可以是企業(yè);視頻號櫥窗可以使用小商店,也可以使用小程序。上架的商品和詳情頁內容都要經過審核,要注意違禁詞,惡意導流,不匹配的商品標題,不支持的商品類型等,避免店鋪被封。
視頻號作為短視頻平臺中的“后起之秀”,正在悄悄改變短視頻行業(yè)的格局。但隨著微信對視頻號不斷加碼,競爭者越來越多,這片流量洼地的“挖掘”成本也將越來越高。如何高效精準地從不同平臺引流用戶進入私域,成為未來做私域的關鍵。因此,參考學習很重要,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
文章來源:作者:晏濤。公眾號:晏濤三壽(ID:yantao-219)。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