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客服
立即升級

秋季教研活動、校園教育、文藝清新簡約通用、黃色模板

秋季教研課堂
聚力賦能成長
【實驗小學秋季教研活動】

當校園的銀杏大道鋪滿金黃,當教室的書聲與秋風交織成歌,實驗小學的教研團隊以“聚焦核心素養(yǎng),賦能課堂提質”為目標,開啟了一場關于教育創(chuàng)新的深度探索。本學期,我們通過“問題驅動·跨科融合·技術賦能”三大路徑,讓教研從“經驗型”走向“精準型”,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課堂觀察,看見成長

秋季開學初,我校啟動了“秋日課堂觀察周”活動。教研團隊深入課堂,從教學目標達成度、學生參與度、教師引導策略三個維度進行“把脈問診”。


案例分享:

在三年級數(shù)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課中,教師通過“切月餅”的情境化教學,讓抽象概念變得生動可感。課后,教研組提出優(yōu)化建議:“能否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讓‘做中學’更深入?”教師隨即調整設計,在復課中實現(xiàn)了90%學生的主動參與。


學生反饋:

“現(xiàn)在上課像玩游戲,我總想第一個舉手!”四年級學生小宇的這句話,道出了課堂變革帶來的活力。




跨學科融合,打破成長邊界

本學期,我校以“秋天的秘密”為主題,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語文、科學、美術教師組成教研共同體,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


01
項目實錄:

五年級學生化身“小小植物學家”,在校園中采集落葉、觀察蟲鳥,用科學日記記錄發(fā)現(xiàn);語文課上,他們將觀察筆記轉化為詩歌;美術課上,落葉被拼貼成“秋日畫卷”。



02
教研心得:

“當語文的詩意遇見科學的嚴謹,再融入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課堂便成了滋養(yǎng)全人的沃土?!薄迥昙壗萄薪M長李老師




智慧教研,精準提質

我校引入“AI課堂分析系統(tǒng)”,通過語音識別、行為捕捉等技術,為教學提供“數(shù)據畫像”。


創(chuàng)新實踐

在二年級英語《My Family》一課中,系統(tǒng)自動生成“學生發(fā)言熱力圖”,顯示后排學生參與度較低。教師據此調整站位,采用“小組輪轉”教學法,讓每個孩子都成為課堂主角。


教師成長

數(shù)據不會說謊,它讓我更懂學生。”青年教師王老師感慨,“現(xiàn)在備課,我會先看‘學生畫像’,再設計活動?!?/p>


秋季家長會上,我校推出“家庭課堂開放日”,邀請家長走進教室,體驗“新式課堂”。



END



秋日教研
微 信: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編輯器



【版權說明】

排版:135編輯器

文案:135AI寫作,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頭圖:由本人繪制

圖片來源:135攝影圖(ID:89110)

貼紙:135編輯器


模板編號: 165384
投訴

手機掃碼預覽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