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客服
立即升級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科普宣傳簡約灰色紅色模板


守護

安全

防災減災日

2025.5.12

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

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的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12日至18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今年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旨在通過全民參與,提升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能力,筑牢安全防線。防災減災工作不僅關(guān)乎個人的生命安全,更關(guān)乎社會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防災減災 安全同行
512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希望每個人都能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責任感,主動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排查身邊隱患,將應急技能轉(zhuǎn)化為本能反應。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fā)布消息,經(jīng)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guān)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01

通過定期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今年的主題強調(diào)“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推動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實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通過排查身邊的災害隱患,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潛在問題,可以有效降低災害發(fā)生的風險,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防災減災 安全同行
512
512

地震、洪水、泥石流、火災……這些災害往往來得突然且破壞力巨大。然而,通過掌握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技巧,我們可以在關(guān)鍵時刻保護自己和他人,將損失降到最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至關(guān)重要的防災減災知識,為自己和家人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地震:掌握逃生與自救技巧

地震是一種突發(fā)性強、破壞性大的自然災害,掌握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技巧至關(guān)重要。

室內(nèi)逃生:在家中,就近躲在結(jié)實、不易傾倒的家具下面,或躲在墻角、衛(wèi)生間,不要使用電梯逃生。地震時,建筑物可能會發(fā)生劇烈搖晃,躲在堅固的家具下可以有效保護頭部和身體,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傷。

公共場所逃生:在公共場所,如商場、學校、影劇院等,要遠離玻璃櫥窗和貨架等易傾倒的物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不要擁擠。地震時,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容易發(fā)生踩踏事故,聽從指揮可以有效避免混亂。

戶外逃生:在戶外,要躲開建筑物、橋梁或山坡,尋找空曠的安全地點。地震時,建筑物和橋梁可能會倒塌,山坡可能會發(fā)生滑坡,選擇空曠地帶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危險。

洪水:尋找高處與安全避險

洪水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尤其是在雨季和山區(qū),洪水的破壞力巨大。

轉(zhuǎn)移與躲避:洪水來襲時,要向山坡等高處轉(zhuǎn)移,來不及轉(zhuǎn)移時可爬上屋頂、樹木等,不可攀爬電線桿和鐵塔。洪水上漲迅速,高處相對安全,但要注意避免觸電危險。

落水自救:如果落水,不要慌張,抓住身邊漂浮的任何物體,讓頭部浮出水面,等待救援人員到來。落水后保持冷靜,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

泥石流:快速逃離危險區(qū)域

泥石流是一種突發(fā)性強、破壞力大的自然災害,通常發(fā)生在山區(qū)和丘陵地帶。

預警與躲避:聽見山谷轟鳴要提高警惕,不要在低洼地或山坡下躲避,不要穿越泥石流和滑坡區(qū)域,應朝著與泥石流流向垂直的兩側(cè)高處跑。泥石流的流速極快,順著泥石流方向逃生是非常危險的。

安全檢查:在泥石流過后,注意檢查房屋、道路等基礎(chǔ)設施的安全性,避免二次災害。泥石流可能會對房屋和道路造成嚴重破壞,檢查安全后才能返回。

自然災害雖然無法完全避免,但通過掌握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技巧,我們可以在關(guān)鍵時刻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希望每個人都能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責任感,主動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排查身邊隱患,將應急技能轉(zhuǎn)化為本能反應。

02



防災減災 人人有責
512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希望每個人都能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責任感,主動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排查身邊隱患,將應急技能轉(zhuǎn)化為本能反應。

防災減災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為防災減災貢獻力量:

第一
學習防災減災知識

通過閱讀書籍、參加培訓、觀看視頻等方式,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掌握應急技能。了解常見自然災害的特征和應對方法,可以在災害發(fā)生時有效保護自己和他人。

第二

排查身邊災害隱患

定期檢查家庭、工作場所和社區(qū)的災害隱患,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潛在問題。例如,檢查電線是否老化、燃氣管道是否漏氣、排水系統(tǒng)是否暢通等。

03
第三
參與防災減災活動

積極參加社區(qū)組織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和應急演練,提高自身的應急反應能力。通過參與活動,可以更好地了解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增強安全意識。

第四
傳播防災減災知識

通過社交媒體、口口相傳等方式,向身邊的人傳播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讓更多的人了解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共同為守護生命財產(chǎn)安全貢獻力量。



END



全國防災減災日

微信號: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編輯器




【模板版權(quán)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80569),使用請自行替換

貼紙|135編輯器,筆格設計(ID:33547)

文字|來源于135AI寫作,請自行替換



價格: 會員免費
模板編號: 159186
投訴

手機掃碼預覽

立即購買